中药配伍“七情”之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,如()。

lk2025-05-19  3

题目:中药配伍“七情”之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,如()。

A. 石膏与知母

B. 黄芪与茯苓

C. 半夏与生姜

D. 人参与莱菔子

E. 绿豆与巴豆

答案:评论后可见此内容

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
随机主题
1949年6月30日,毛泽东发表( ),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蓝图。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是:下列酶中属于血浆特异性酶的是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,具有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之不足,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;按照功效补益剂分为补气剂、补血剂、补阴剂、补阳剂。补气剂如()。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:《医方集解》之龙胆泻肝汤,具有泻肝胆实火、清下焦湿热之功,主治肝胆实火上扰,症见头痛、耳鸣、耳聋、耳肿、烦躁易怒、目赤、胁痛口苦;或湿热下注,症见阴肿、阴痒、阴囊潮湿、小便淋浊,妇女带下色黄量多、味臭。方中()苦寒助君药清肝胆实火,除下焦湿热为臣药。关于糖化血红蛋白(GHb)下列哪项不正确 ( )酶促反应进程曲线通常可用于确定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之祛湿剂藿香正气散,具芳香化湿、解表和中之功,主治外感风寒、内伤湿滞。该方方解如下:陈皮理气燥湿和胃。茯苓、白术健脾祛湿,以除生湿之源。大腹皮行气利湿除满。桔梗宣利肺气,借肺气之宣发以利于解表;借肺气之肃降和通调水道、下输膀胱的作用,以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之祛湿剂藿香正气散,具芳香化湿、解表和中之功,主治外感风寒、内伤湿滞。该方方解如下:藿香解表散寒,芳香化湿,醒脾悦胃,升清降浊,为()。《温病条辨》载方银翘散,该方具辛凉透表、清热解毒之功。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,症见发热重,恶寒轻,有汗或无汗,头痛口渴,咽痛,咳嗽,舌尖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方中()辛凉透邪清热、芳香辟秽解毒为君药。“君臣佐使”概念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》,()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的药物。凡能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或能增强人体的功能活动,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,称补益药;按照功效分为补气药、补血药、补阴药、补阳药。补血药有()。淡渗利湿药茯苓,药用部位和性状不同,功效不同。()长于清热利湿, 善治湿热所致小便淋沥不畅。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:“生痰之源”是指:()在窍为舌:女性,20岁。发热、腰痛伴尿频、尿急、尿痛3天。查体:双肾区叩击痛(+)。血WBC13.9x109,尿白细胞30-40HP,红细胞10--15HP,应诊断为磁共振系统中的图像噪声常用下面的哪一个量来表示()
最新回复(0)
公众号图片
🔥推荐

推荐使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题目,题目更全,检索更方便。支持语音、图片、文字等多种搜索方式。